總網頁瀏覽量

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

都電荒川線中途下車

若要認識東京,不可錯過荒川電。
而荒川電竟是在我多次拜訪東京後,在台灣書籍中得知的訊息,東京之大,可去之處,豈能一語道盡?而這也是旅行的魅力,因遊人會不斷不斷的挖掘這個城市的面貌,那怕是好的,與不好的。

當初是為了省點住宿費而選擇三の輪這區,意外讓我有機會多訪荒川線。
三の輪的車站隱藏在市場的小巷內,若非路標指引,還不容易發現。

過了馬路,鑽過黑黑的洞就是車站
像是桃花源記:豁然開朗--原來車站隱身在這!興奮喜躍之情藏不住,像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,喜孜孜走去候車。
讓我想到幸福的三丁目


車站不大,如同其他縣市的路面電車,小小的車站,人一多便覺擁擠。
搭乘者眾,半數以上是六十歲以上的長者,有了一護站著的心理準備,也無妨,不礙事。
購買一日券做為今天中途下車的工具,看著地圖,沒有特別想法,既是中途下車,一切隨緣。
只有一列車廂,前門上車付錢後門下車,一段票計費,車資一律是160円。

今日生財工具
僅一節車廂,載著沿線居住的子民往返,光景和團營地下鐵、JR山手線迥然不同。步調緩慢,呼吸緩慢,走的過快便不協調。它確實一樣存在同個時代,但卻像被畫分成兩個不同世界般,靜靜獨存。
噹噹~車門關上,又繼續駛向下一站。
城市是多面貌的,可以是光鮮亮麗,可以是樸實無華;可以是車潮洶湧,可以是人跡罕至。這也是每個城市的魅力所在,百看不厭。


喜歡這樣看世界,窗內的我,冷靜地看著窗外發生的一切

停在車軌上不怕死的烏鴉
搭車的趣味在於:我與車,我與景,像是一體,又像是分別獨立的個體。我旁觀,又像是主角。在抽離與融入中不停交替扮演,企圖找到一個完美解釋,能較好地詮釋眼下的城市。

第一站在〈町屋駅前〉。只為了一嘗車站旁的鯛焼き。比起銚子電鉄的觀音駅內所販賣的貴30円,但總覺觀音駅親切有滋味多了。


町屋駅前
〈荒川遊園地前〉是坐荒川線幾乎會下車駐足的一站。遊樂園對我的吸引力究竟極弱,我只愛旁觀不愛參與。但沒想到這一站讓人驚豔的不是遊樂園這個地標,而是街景。

或許是滿街的樹枝圈出強大的生命力,張牙舞爪的證明:春天即將來臨。在藍空下勾織成一幅令人無法形容極美的照片。荒涼中又帶著強韌,蕭瑟中不減風情。心情會不自覺放鬆,甚至可以恣意席地而坐,只因想要多享受一下這樣的清閒。

舊荒電車廂被置於此
一個一個排好喔!要進場了~

在安靜的小路裡的荒川遊樂園,適合小朋友與小小朋友

就是喜歡這種感覺
〈王子駅前〉出站是兩棟小商場,賣著各類飲食,這種氣味,總讓我想起九州。感受不到太多的都會味道。

繼續向前,在〈新庚申塚〉下車。
依著指示,徒步到巢鴨地藏通商店街。


一說這是〈老人銀座〉,望文生義,總之不是個年輕人來的地方。池袋澀谷新宿也會逛累逛厭,需要返樸歸真。這商店街所販售的衣物非流行,上了年紀喜歡的,還各家拼價,一些婆婆媽媽穿的衣物、家俬。看著她們挑三撿四,挺有趣。

商店街中人氣指數最好的莫屬〈高岩寺〉了。
裡面供俸觀音,其中〈水洗觀音〉最受民眾青睞,爭相拿著毛巾澆水擦拭佛身以祈福。混在人群中,也比照做了。來回走了兩趟,找不到更流行的東西了。雖是商店街,氛圍是緩慢。想起龍山寺,和這裡的味道極像。一樣在下町,一樣年長者眾,一樣香火鼎盛。加起歲數超過一千歲的區域,這裡聞的到新生與希望。

高岩寺入口

小小地藏王,守護孩童

水洗觀音
我喜愛的白梅,純白無瑕
寺內的紅梅盛開

商店街中的名店:塩大福。味道很特別~
台北也有分店的咖哩烏龍名店--古奈屋巢鴨本店。大概十來個座位,價格不低。


下午兩點半,〈大塚駅〉覓食。
這一條路線對我而言非常陌生,幾乎是種城市冒險。
出站後旁邊即是JR大塚站,算是個商業區,找間小店吃些簡單的食物,繼續上路。

〈鬼子母神前〉出站後便見一大招牌寫著:鬼子母神。鬼子母原本是個惡鬼,專偷嬰孩吃,後來受佛祖感化,遂成了護法神之一,保護孕婦與孩童。

近四點天色還亮,一路無人,風狂吹,氣氛靜的有些陰森。慢慢地沿著道路向前,寺前無人,不久後才有零星幾個居民前來參拜。寺前那高聳巨大的老樹,隨著狂風沙沙作響,不知怎的,我竟感到有些害怕。應該是風太強了,總有種蕭瑟灰暗之感。

寺內空間算大,供信徒參拜的露台寬敞,靜靜佇立,想著,到底是何種力量讓她轉變呢?應該是強大的母愛吧!普天之下道理亦同。

鬼子母神的參道

神社前的老樹

參拜大露台,招牌大的亮眼

參道上的老鋪

寂靜空無一人

街上的特色咖啡館,可惜沒有勇氣推門坐下品嘗
終站:早稻田。
到早稻田站已四點多,正值學校建築整修,建物外罩著防塵套,此時也近學期尾聲,學生不多,街上顯的冷清。
陡坡行走不易,這條通學路漫長。
我在校外道路晃了一圈,想像做為早大學生的感覺,背負的壓力,想必非常沉重吧!想著想著,回到起點,坐車往返。

這條線還有很多景點沒機會逛,比如面影橋,都電雜司ケ谷,飛鳥山等。
都電荒川線的趣味在於耐心品嘗,細細咀嚼,越陳越香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